联系我们
咨询热线
13330968970
全国售后热线:
13551888918
邮箱:554066107@qq.com
地址: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芙蓉路516号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新闻  
我国古建筑的防火标识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16/12/28 关注次数: 二维码分享

我国古建筑的防火标识





我国古代建筑大多采用木构架结构,木结构的致命弱点是轻易发生火灾。因此,防火就成了中国历代政府和民间百姓非常重视的大事。我国古代建筑的防火标识有:

鸱吻。在古代建筑房脊的两端有两个对称的,高高耸起的饰物,外形似龙形,卷头缩尾,张开大口衔着正脊,背插宝剑,这就是鸱吻。其龙形是由鸱尾逐渐演变而来的。地方和民间建筑的物饰千变万化,有狎鱼、海马、鳌龟等。总之都是兴云作雨的海中神兽,古人期看着借助它们的神力来避火。


澡井。在建筑物内,一般用于殿堂明间顶部中心,绘龙纹或菱、藕一类花卉。东汉文载:“井者,东井之象也,藻,水中之物,皆取以压火灾出。”到了宋朝,藻井“又谓之覆海”,在屋顶上置有浩瀚大海,自然是可以挡住任何火的。

“门不带钩”。在古建筑中的城门、宫门、殿门、坛门、庙门上面都装置一块匾额,用来标明门的名称。门匾有悬挂、镶嵌,有横有竖,式样有别,但“门”字的写法却是一致的,即:“门”字最后一笔都是直写下来,尽不带钩,以避“火钩”之嫌。

“取名带水”。古建筑名称尽忌“火”字。连发生火灾时,也不许喊“起火!”而是喊“走水”了。很多重点防火建筑的名称尽量带“水”。例如存放《四库全书》的七个阁中有六个阁都带有水偏旁。它们是“渊、源、津、溯、涸、汇”,唯有文宗阁不带“水”旁。这是由于文宗阁建在镇江金山上,面临大江,就是“水漫金山”之地,自然不缺水。

上述防火饰物标识显然是唯心的,然而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时代,人们对火灾的熟悉还很粗浅,这是不足为怪的。它们具有广告、宣传的作用,时刻提示人们:这里请留意防火。同时它们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象征。




四川古建筑

二维码
手机扫一扫
版权所有:

四川吉生玖鑫仿古装饰工程有限公司

备案号:蜀ICP备16028379号-1    网站地图 RSS XML  四川|成都|雅安|
联系人:庞先生 电话:13551888918      万家灯火 技术支持:动力无限 
地址: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芙蓉路516号  全国服务热线:  邮箱:554066107@qq.com
成都吉生玖鑫仿古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成都古建筑施工 成都牌匾制作 成都中式装修 的产品,欢迎前来咨询!

咨询热线

13330968970

二维码

在线客服